在上一篇文章PCB设计技巧三中:PCB设计布线技巧问答中介绍了关于如何选择PCB板材问题、PCB中某些层的含义问题、许许多多的环路,产生诸如低频环路噪声问题等等,下面继续更新。

1、(1)能否提供一些经验数据、公式和方法来估算布线的阻抗。(2)当无法满足阻抗匹配的要求时,是在信号线的末端加并联的匹配电阻好,还是在信号线上加串联的匹配电阻好。(3)差分信号线中间可否加地线
答: 1.以下提供两个常被参考的特性阻抗公式: a.微带线(microstrip) Z={87/[sqrt(Er+1.41)]}ln[5.98H/(0.8W+T)] 其中,W为线宽,T为走线的铜皮厚度,H为走线到参考平面的距离,Er是PCB板材质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此公式必须在0.1<(W/H)<2.0及1<(Er)<15的情况才能应用。 b.带状线(stripline) Z=[60/sqrt(Er)]ln{4H/[0.67π(T+0.8W)]} 其中,H为两参考平面的距离,并且走线位于两参考平面的中间。此公式必须在W/H<0.35及T/H<0.25的情况才能应用。最好还是用仿真软件来计算比较准确。
2.选择端接(termination)的方法有几项因素要考虑: a.信号源(source driver)的架构和强度。 b.功率消耗(power consumption)的大小。 c.对时间延迟的影响,这是最重要考虑的一点。所以,很难说哪一种端接方式是比较好的。
3.差分信号中间一般是不能加地线。因为差分信号的应用原理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利用差分信号间相互耦合(coupling)所带来的好处,如flux cancellation,抗噪声(noise immunity)能力等。若在中间加地线,便会破坏耦合效应。
2、 介绍一些国外的目前关于高速PCB设计水平、加工能力、加工水平、加工材质以及相关的技术书籍和资料吗?
答:现在高速数字电路的应用有通信网路和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在通信网路方面,PCB板的工作频率已达GHz上下,迭层数就我所知有到40层之多。计算机相关应用也因为芯片的进步,无论是一般的PC或服务器(Server),板子上的最高工作频率也已经达到400MHz (如Rambus) 以上。因应这高速高密度走线需求,盲埋孔(blind/buried vias)、mircrovias及build-up制程工艺的需求也渐渐越来越多。 这些设计需求都有厂商可大量生产。以下提供几本不错的技术书籍: 1.Howard W. Johnson,“High-Speed Digital Design –Handbook of Black Magic”; 2.Stephen H. Hall,“High-Speed Digital System Design”; 3.Brian Yang,“Digital Signal Integrity”;
3. 有关柔性电路板设计与加工 ,打算采用柔性电路板设计来解决小型成像系统中信号传送和电路板互接的问题。请问刚柔板设计是否需要专用设计软件与规范?另外国内何处可以承接该类电路板加工?
答: 可以用一般设计PCB的软件来设计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一样用Gerber格式给FPC厂商生产。由于制造的工艺和一般PCB不同,各个厂商会依据他们的制造能力会对最小线宽、最小线距、最小孔径(via)有其限制。除此之外,可在柔性电路板的转折处铺些铜皮加以补强。至于生产的厂商可上网”FPC”当关键词查询应该可以找到。
万龙精益,为广大客户提供从硬件设计、智能制造到智能产品的一站式服务,让您节省时间精力、生产成本和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并拥有研发设计能力和产品制造能力,致力于快速将您的需求变成智能硬件。
万龙精益推荐的主要服务有:
设计:PCB设计、PCB layout、PCB线路板设计、PCB原理图设计、PCB抄板、工业设计、外观结构设计、ODM设计等设计服务 ; p>
加工:PCB板打样制作、SMT贴片加工、电路板焊接加工、PCBA加工、PCBA代工代料、绕制线圈、OEM加工等加工服务;
产品:自主研发的电子产品、元器件代购.......了解更多请联系万龙精益,更多产品请访问 万龙精益淘宝店铺。